類風濕性因子偏高,不等於患了關節炎            (2005/03/29自由時報)

 「醫生,我有關節疼痛的現象,在外面醫院抽血檢查,發現類風濕性因子偏高,我是不是得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啊?」在風濕免疫科門診中常聽到病人如此詢問,因為一般民眾乍聽到「類風濕性因子」,就會直接聯想到是否罹患了「類風濕性關節炎」。但實際上,要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,是要符合一些臨床診斷及X光片的證據,當然陽性的類風濕性因子也是其中一項因素。

 雖然類風濕性因子是一種自體免疫抗體,但並非「絕對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特有,舉凡一些慢性發炎的疾病,都可能會造成所謂的類風濕性因子呈現陽性反應。譬如慢性肺部或肝臟疾病,尤其台灣為病毒性肝炎好發地區,有些B型及C型肝炎帶原者,在抽血檢查時,就有可能呈現偏高的類風濕性因子,而且有些病毒性肝炎患者也會有關節炎現象,更令人聯想到類風濕性關節炎。

 另外像肺結核感染、細菌性心內膜炎、部分腫瘤患者,甚至年齡較大的老年人,亦會呈現低價數的陽性反應。當然像紅斑性狼瘡、乾燥症、硬皮症等自體免疫疾病,都有可能會有陽性之類風濕性因子。

 如果是陽性的類風濕性因子,加上多發性關節炎,以及持續的關節晨間僵硬,的確應該要考慮有可能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,但最終仍需一些實驗室檢查的佐證,才能判定是何種原因造成偏高的類風濕性因子,千萬不要自我推測,一看到「類風濕性因子陽性」的檢驗報告,就認為是罹患了「類風濕性關節炎」。